第5輯(1991年)

•洪輝松 •郭楊代珍 •孫越 •陳張蕊
•宋鑾雀 •釋心郁 •吳碧霞 •鮑得勝/張麗英
•蔡樹仁 •蔡銘斌    
 受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洪輝松

默默行善長達四十年的南投縣草屯佛光社社長洪輝松,獲選為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第五屆愛心獎得主。這份榮譽傳至草屯,洪輝松的親友無不興奮,惟洪輝松說,他有生之年將會更努力奉獻社會、期望社會一片和諧、溫暖。

定於三月十四日下午赴台北國賓大飯店接受表揚的洪輝松,昨天決定把二十萬元的獎金,分捐給財團法人私立南投縣仁愛之家十萬元,供作老人福利金,另五萬元將捐給他創辦的佛光社充作濟貧基金,還有五萬元則捐給草屯文化基金會,充作修改草屯鎮誌之用,讓草屯人更能瞭解草屯真正的「過去」歷史。

現年七十二歲的洪輝松,年輕時代曾涉足政治,他除當選南投縣第六屆縣議員外,也擔任過林洋港競選南投縣長的助選員,另外亦曾擔任前南投縣長洪樵榕競選總部總幹事,先後為人助選十多次,而經他助選過的政治人物,無一落選,因此,他在年輕時,即被稱為「政治福星」。

他默默行善是到其母洪林恕佛陀之心的影響,民國四十年,洪輝松以三十歲的年紀,投入勸善陣容,他甚至自己掏腰包舉辦「勸善宣講班」,到處巡迴宣講勸人為善,因洪輝松勸人為善之心虔誠,兼且自己身體力行,所以獲得很大的迴響。

宣講了五年的「勸善」,其母親鼓勵他成立佛堂,於是他即以佛陀之心發起佛學講堂設置活動,很快地募得九千元(當時為民國四十五年),加上他自己出資二萬元,在草屯中山街與敦和路口買了一塊三百多坪土地,計劃成立佛學講堂,然正要興建時,附近卻搬來多家妓女戶,後來這裡被稱為五板橋風化區,洪輝松認為如此十分不宜,因此才賣掉土地,另在草東炎峰鄉買一塊土地,並成立了草屯佛光社。

四十年來,洪輝松至少出了一千萬元以上的資金及半輩子的時間、心力,投入慈善事業,其善行善舉已獲各界肯定,如今的佛光社非但在洪輝松的打拚之下,散發慈悲佛光。同時也將救助貧困的慈悲,發揚光大。


 熱心助人不分遠近的郭楊代珍

只為做到母親幼年時教誨:「來世間不要白來一遭」,今年六十一歲的郭楊代珍女士,儘管家境並非富裕,但憑著一雙自製食品的巧手,和捨己為人的胸懷,她不但廣佈愛心,幫助了不少需要幫助的人,同時以她犧牲奉獻的精神,讓周遭的人共同發揮愛心,讓社會更添溫暖。

被評為「捨己救人,動機純正,不分遠近,伸出援手」而獲選為第五屆「吳尊賢愛心獎」得獎人的郭楊代珍,在得知自己獲選後,感到相當興奮,倒不是高興自己得獎,而是為自己的愛心努力受到肯定感到安慰,她認為,這些年來從事愛心活動,只是回饋父母、報答父母的心願而已,能獲得肯定,更是錦上添花。

從十三歲離家迄今,郭楊代珍一直記得父母教誨永懷捨己為人的心願,一直到民國四十九年才遇到機會實現心願,當時她在路上正巧遇到一老人婦人搭乘三輪車行駛在破木橋上,而橋上因年久失修,搖搖晃晃,當時她馬上想到若木橋斷裂,三輪車掉下去,後果豈不堪設想?因此她即湊錢雇工來修整木橋破損之處,完成後,看見果然便利了許多行人,獲得了相當大的安慰,也促成了她日後的愛心活動。

雖然家境並不富裕,但因郭楊代珍自己有做食品的手藝,因而每年逢年過節,她就自製粽子、年糕、肉鬆及加菜金分送各孤兒院和養老院等慈善單位,七十三年開始,她又開始參加各機關、團體舉辦的社會公益活動,盡其所能參加捐獻,或者自製上千個粽子加入義賣,將所得款項全數捐出,各類付出愛心、奉獻社會公益的事蹟更是多得數不完。

除了奉獻愛心所得到的滿足和成就感,家人的支持也是她的最大後盾,郭楊代珍感動的說,兒子從唸書時代就陪著媽媽去賣粽子,賺取愛心基金,現在當兵部隊,還請假出來參加義賣會,女兒則固定拿薪水捐助,都使她相當安慰,還有一些美國的好朋友定期資助,才能使愛心基金不致匱乏。

目前,郭楊代珍最大的心願,就是為社會上貧苦無依的老人成立一個小型的基金會,讓他們也能獲得溫暖,因此,她也呼籲社會各界人士,大家「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」,共同發揮愛心,讓這個社會更溫暖。

 終身義工奉獻公益的孫越
金馬獎影帝孫越,在七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宣布退出影壇,告別四十年的演藝生涯。並決定全心全意地把餘生奉獻給社會公益工作,自許為「終身義工」,在宣佈退出影壇的一刻,他說:「今後將只見公益,不見孫越」。

果然,孫越在痛下決心後,立刻變成國內罕見的公益人,幾乎所有和公益有關的活動,都可以看到孫越,孫越也幾乎成為公益活動的代名詞。而第五屆吳尊賢愛心獎決定頒贈給他,正好是一種極為肯定的尊榮。

孫越先生在劇團演出,民國五十八年以「揚子江風雲」步入影壇,並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,七十二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後,轉為致力公益活動,曾捐出拍攝咖啡廣告的酬勞、推動捐血和拒吸二手菸運動,並簽下自願書,在身後捐出身體器官,成為公益藝人的模範。

孫越曾說過:以我多年從事公益的省思,我認為,工商業社會帶來生活的壓力及人際疏離,使許多人企望能與社會發生共鳴。舉例來說,我常常在勸募活動中,發現軍、公教人員佔很大的比例,也有家庭主婦捐出菜錢、小學生帶來撲滿,讓人感覺到這是個處處有溫情的社會。

孫越表示,很多人都有關懷社會、幫助比自己更不幸的人的心意,卻因為沒有管道,或是太多冠以各種名目的募捐,令人混淆不清,讓很多人產生了疲軟的心態。

每年孫越都會為自己定下計劃,其中包括了有多少團體需要金錢救濟、總款項是多少錢、然後再列出年度活動項目,把所募得的款項統籌分配。讓有心投入公益事業的人,集中人力資源,更重要的是,不要讓有愛心的大眾,因分不清公益活動的真義,而裹足不前。

「終身義工」孫越,一直都在「董氏基金會」推動拒菸工作、在捐血協會呼籲大眾捲起衣袖,挽求垂危生命。另外,則在基督教「宇宙光」,推動戒毒工作,參與「婦女兒童保護協會」的催生。

第五屆愛心獎頒獎典禮上,將看不到孫越,理由很簡單 在台中正好有一項公益活動必須由他親自參與,在撞期的情況下,由他的女兒代表也就夠了。

為了公益,不但已沒有孫越自己,為了公益也可以拋捨榮耀加身的場面,孫越確然足膺「終身義工」的名銜,亦足為社為公益工作的標竿。
 樂於為善關愛世人的陳張蕊
幼年家貧沒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,但卻對「身教重於言教」有深刻的體認並身體力行的陳張蕊女士,不只將四名兒女教養長大成家立業,更難能可貴的是,一群年輕人在她愛心的感召下,成立了「二林關愛慈善會」,致力於行善及社會福利奉獻已十餘年之久。

今年五十八歲,但因健談、活動力強看起來猶如四十多歲的陳張蕊說,十多年前,一名身體虛弱的老太太到她的店裡買了一斗米,走出店門後,不到二、三步就蹲下來休息,經她詳加探訊,這位名叫蔡桂華的老太太才說出她悲慘的身世。蔡老太太一生未婚,雖有娘家的孫輩男子的繼給她,但侄孫不只不知奉養,反而騙走了老太太的土地出售花用。目前孤身一人居住在四週是甘蔗園的一棟茅屋中,沒有電燈,更談不上自來水,每天生活的飲用水,就仰賴於附近的一條灌溉排水溝的水。

陳張蕊說,聽了老太太的細訴後,實在令人難以想像人世間竟然有如此悲慘境遇的人。她立即用車將老太太送回家,然後開始奔走協助老太太就醫治病,等病好了之後,又奔波將老太太送到養老院安養。

陳張蕊說,老太太到養老院住了約二年後病逝,她又被通知趕往料理後事,直到將老太太火葬,並將骨灰安奉在八卦山上的八卦塔,才結束了與老太太的「善緣」。

陳張蕊說,為老太太奔走治病及安養消息傳出,住在鄰近的年輕人陳仲儀、張國豐等深受感動,進而組成了今天的二林關愛慈善會。

一向強調教育身教重於言教的陳張蕊表示,為擴大、延續社會的愛心,她不只在從事社會奉獻及行善助人時,都攜帶兒女們前往,讓他們能有身體力行的感受與體認,同時也鼓勵參與慈善工作的年輕人,從事該項有意義的工作時,也要將兒女攜帶在身旁,讓他們珍惜本身的幸福,同時激發他們對不幸者的愛心與同情心。她強調,兒女們個個努力向上成家立業,以及鄰近一群年輕人,受到她的影響,成立了二林關愛基金會,組織的日益壯大,印證身教重於言教的理念,更是她最大的欣慰。

農家出身的陳張蕊,二名女兒已出嫁,長、次子一位在花蓮執業醫師,一在醫院實習,目前與丈夫陳慶隆不只耕作了七分多的甘蔗園,且開了一家販售米、飼料、肥料的商店,加上經常奔走各地行善助人,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。不過「為善最樂」,陳張蕊與她的另一半,都「樂此不疲」。
 忍力撐持兒女成群的宋鑾雀
自己只有三個子女,叫她媽媽的卻有十多個小朋友,獲得吳尊賢基金會愛心獎的宋鑾雀,廿餘年來致力於幼教工作及收養家庭變故兒童,在鄰里眼中是人人稱讚的大善人,而她在咬緊牙根苦撐之餘,也享受到兒女滿堂的樂趣。

宋鑾雀最初接觸幼教工作,早在民國五十三年,當她還在農會附設托兒所任教時,以一個未婚少女就已開始收養家庭變故的兒童,第一個收養的是父親經商失敗,而長兄溺死一位六年級學童,直到高中畢業,都是由她接濟,如今已大學畢業,娶妻生子。

其後陸陸續續收養孩童,直到六十九年自己開設美慧托兒所,收養的規模愈來愈大,前後寄養她家的孩童已多達四十三人,而目前仍有十人留在她家。

宋鑾雀的善行最令人感動的是,她的經濟情況並非很富裕,她回憶在六、七年前最苦的時候,家中只有幾十塊錢,眼看一群嗷嗷待哺的幼兒,面臨幾乎斷炊的困境,她只有以別人送的罐頭度日,也不敢開口跟別人借錢,咬緊牙根,終也撐過來了。

看她負擔如此龐大,不少親朋好友勸她把寄養孩童辭掉算了,但宋鑾雀覺得於心不忍,因為這些孩童都是因為家庭變故,父母親無法再扶養,才寄養到她家,她覺得只要還有能力,她不會輕言「拋棄」他們。

在宋鑾雀的細心照料下,寄養的孩童大多不願離去,其中有三個宋姓姊妹在七年前到她家,最小的一個當時才一歲,宋鑾雀到台北開會時,也只好帶了去,幾乎已成了她的么女,郭女士表示,這三個姊妹以後可能會在她家嫁人,問她們媽媽是誰鐵定第一個就說「宋鑾雀」。

談到這一番愛心事業,宋鑾雀第一個要感謝的是她的先生郭滿亮,由於他的全力支持與配合,她的愛心事業才得以延續,另外,萬丹農會常務監事李待興免費提供用地給她建托兒所照顧兒童,其妻楊艷玉老師每月捐助五千元,萬丹泰安耳鼻喉科每月捐出三千元,也令宋鑾雀感激不已。

宋鑾雀最期望的是,這社會有許多善心人士能伸出援手,接濟需要幫助的苦難人,因為這種人實在太多了,而她只不過盡自己的力量獻出一份棉薄之力而已。

2004©ALL RIGHTS RESERVED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版權所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