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輯(1993年)

•孫文修 •羅慧夫 •釋聖嚴 •潘如玉
•蔣順榮 •陳墩仁 •顏福生 •黃明鎮
•曾春芳 •戴招元 •台中縣啟智協會 •統一企業員工扶仁社
 台中縣啟智協會──幫殘障兒童點明燈

獲得「吳尊賢愛心獎團體獎」的台中縣啟智協會,是一個智障兒童家長自發性結合的人民團體,成立四年餘來,澤被殘障兒童無數,所創建的三所智障兒童學園,更是台中縣有智障兒童家庭最溫馨的明亮燈塔。

擔任台中縣啟智協會理事長的林寶珍,本身也有一個十七歲的重智障女兒,在長期感受智障兒童被政府、社會漠視之餘,四年前毅然辭去台中縣衛生局護理督導的「鐵飯碗」,與在豐原高中授課的先生羅得財,遍訪縣內的智障兒家長,終於集結眾人力量,催生了此一公益團體。

林寶珍回憶台中縣啟智協會慘淡經營的運作中,有溫暖、有辛酸,也有無奈。展望未來,最大的盼望是政府能早日完成殘障福利法,妥善照顧國內殘障同胞。另其一手籌備的「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」,也希望早日獲得立案,讓該中心在政府經援補助下,能擴建學園,容納更多亟待伸援的智障兒童。以下是林寶珍接受記者訪問的摘要:
記:請簡介台中縣啟智協會。

林:台中縣啟智協會成立於七十七年八月,目前有會員五百零二人,皆為殘障兒童的家長,會費採自由認繳,經費主要來自社會善心人士捐助,其中又以熱心會員認捐最多。

協會現設立兒童發展中心、大雅學園、清水學園等三處,專事教育、復健重度智障兒,有十七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,就讀的學生有四十四位。

此外,也常舉辦愛心活動,鼓勵台中縣內領有殘障手冊的七千三百餘戶家庭出面聯誼,本協會採理監事會制,設理事長一人、常務理事二人、理事七人、監事三人,共同策劃推動會務。

記:貴會創辦的學園,與一般國中、國小設立的啟智班有何不同?

林:學校設立的啟智班,安置的對象是輕、中度智障兒,這類智障兒生活上簡易動作尚能自理,而本學園安置的是重度或極重度智障兒,這類智障兒達不到啟智班的就讀標準。另啟智班的教育,在國中結束後即面臨斷層,本會創辦的清水學園,就讀年齡即在十五歲至卅歲之間,其目的即是為銜接智障兒國中畢業後的教育、訓練。

記:協會成立四年餘來,較得意的具體事蹟有那些?

林:最高興的,當然是經過教育、復健的智障兒,在行為能力上皆有顯著的進步,如麥當勞豐原分店錄用本協會推薦、訓練的兩名智障青年,目前都能勝任工作。另解開智障兒家長長期籠罩的陰霾,也是本協會極有意義的功能之一,大家在互助、互勵下,較能以積極務實的態度,來面對下一代的不幸,我們還成立一個智障兒童家長的合唱團呢!

而經由本協會努力推動,省立豐原醫院在七十九年九月起,開辦「腦性痲痺復健語言及特別門診」,台中縣府近期分別破土動工的「特殊教育中心」、「綜合殘障福利中心」,以及全縣廿一鄉鎮市免費義診智障兒服務,均與本協會積極爭取有關。

記:在推動這項愛心公益活動時,最感困擾的是什麼?

林:經費的捉襟見肘,一直是本協會的頭痛問題,目前設立的三個學園,光是租金每個月就要四萬五千元,教師人事費也是一大負擔,尤其本協會又只是人民團體,未曾受過政府的任何補助,其艱難困境不問可知。

另政府單位的消極態度,以及申請立案手續的繁複,也總讓我們困擾萬分。

記:得獎有什麼感想?

林:得獎表示獲肯定,這應歸功於全體會員,而且獎金有廿萬元,我們已決定再募廿萬元,添購一部交通車,我們目前的三處學園,僅有兩部交通車,其中的一部還是向北部的心路基金會暫借的。

 統一企業員工扶仁社──聚沙成塔濟貧扶困

每人每月繳納會費底線僅五十元,就累積高達一百多萬元的濟助款項,統一扶仁社一千多位社員的愛心聚沙成塔,以企業管理式精神,將愛心送給最需要幫助的人,全台留下他們溫暖的足跡,這是他們榮獲「吳尊賢愛心獎團體獎」的原因。

統一創立十週年後,老闆亟思回饋社會,因此在民國六十六年成立「統一企業社會福利基金會」,濟助社會貧困,其愛心感召員工,於是隔年成立「統一企業員工扶仁社」,當時卅多位員工投入,到現在社員高達一千零十二人,近十五年來扶助個案無數,是國內企業界少見的健全社團。

統一扶仁社現任社長李義雄說,十多年來,扶仁社仍維持當初每人每月捐出五十元愛心的規章,如今物價波動,曾有提高會費的呼聲,不過考慮部分女作業員生活環境以及她們不落人後的愛心,捐款下限還沒提高,至於行有餘力者,則歡迎多多益善。

「行有餘力來幫人家,能由其中肯定自己能力;看過太多孤苦無依的人,更能充分體認自己的幸福」,李義雄認為這是扶仁社員不斷增加,十多年來有更多員工義無反顧投入的原因。

扶仁社每年每月有急難濟助和長期濟助,每年還慰訪孤兒院、養老院。除委由家扶中頒發獎助學金給清寒學生外,其他各項濟助,必須由無給職的幹部親自查訪,至於案子來源,多半是社員親友提供。

李義雄不諱言,扶仁社員大多數願意捐助款項,但出力的意願就不那麼高,再加上查訪的工作遍及全省,有些僻遠的地區要找到案家很不容易,案主是否有其他親友協助?是否有保險?意外是否有理賠?均是查訪重點,案家如果收入已可度過難關,扶仁社將把善款用到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。這些查訪要點,需要有經驗的人擔任,也因此一到假日,社內幹部就攜家帶眷上山下海查訪。

扶仁社總幹事蘇信彬說,最近曾到龍崎一帶查訪,山區道路崎嶇,找到案家是住在山頂,沒有自來水供應的偏僻地方,看到孤苦無依老人住在簡陋的石屋內,靠鄰人濟助過活,他說若不是親眼目睹,不會相信當今的社會還有這種人家。

透過慈濟功德會的轉介,到三峽探望一位林姓受創勞工,他原是貨車託運捆工,一年夏天,貨車運送高危險化學藥品,在高速公路上爆炸起火,他全身被灼傷,化學藥劑侵入皮膚,致不成人樣,尤其顏面傷殘,不能工作又沒有勞保。看他體無完膚的樣子,蘇信彬說:「那真是一種震撼!」
他的老婆因血癌病故,大女兒已唸到國三,卻有精神異常現象,「屋漏偏逢連夜雨」,不幸竟集中在這一家,亟需救助。

扶仁社濟助他已半年,現在他的人生觀已有大幅改變,希望有機會回饋社會,每年節慶會寫信來感謝大家的幫忙。蘇信彬說,扶仁社濟助個案,社內幹部均與他們有誠摯溝通,伴以精神上鼓勵。物質上濟助能解決一時困難,精神鼓舞則能讓人重新站起來,發揮正常生產力,貢獻社會,這是最重要的。

李義雄指出,扶仁社成立之初曾發生被騙的例子,令社內幹部留下難過的深刻印象。當時報載將軍鄉有一戶貧困人家,老婆車禍,過世沒錢入殮,一個小孩年紀小,父親長年臥病在床。他們循線找上案家,送上一萬元的濟助金之後,準備離去時才發現這個案怪怪的,乃問小孩家住那裡?竟指對面的高樓。踏出案主家門,幹部同表痛心,至此以後決定個案必須親自查訪,證明完全沒問題才濟助。

李義雄說,社內經費是社友的血汗錢,不能不加倍珍惜,必須把每分錢發揮到最大濟助效果。

看過太多無依無靠老人,李義雄、蘇信彬希望政府能專案安養,同時集合社會資源力量,將這股力量作最大發揮,去幫助那些在角落裡最需要幫助的人。


2004©ALL RIGHTS RESERVED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版權所有.